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69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志刚 《吉林教育》2009,(7):113-114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知行,又改行知。1910年入南京金陵大学学习,1914年赴美国留学,1915年获伊利诺大学政治硕士学位,同年秋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拜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和孟禄为师,191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都市学位总监”学位,同年怀着“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宏愿回国。陶行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向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大变革时期产生的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在教育思想上富有创见,在教育实践上勇于革新,在办学作风上讲究实效,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并亲自加以实践,对改变旧中国落后的教育面貌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对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后人留下了以“生活教育”为中心的一整套教育理论,下面就生活教育的哲学基础和精神实质做一分析以确定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齐楚 《世界文化》2006,(11):9-9
1952年6月7日,奥尔罕-帕慕克出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兴旺的中产阶级世俗家庭。他的父亲、叔叔和祖父都是工程师。正是祖父创造了家族的财富。在成长的过程中,奥尔罕-帕慕克曾被怂恿做一名画家。从罗伯特学院毕业后,奥尔罕-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学习建筑学,后在伊斯坦布尔大学学习新闻。1985年到1988年,奥尔罕-帕慕克到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研究员,并短时间造访爱荷华大学。奥尔罕-帕慕克现居伊斯坦布尔。奥尔罕-帕慕克曾说,随着他的成长,他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土耳其式的家庭环境到一个更加西方式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他将这些写在了…  相似文献   
3.
本概括介绍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件与档案管理体制、件管理、档案管理及有关电子件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5.
2005年4月5日,第89届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新闻学院揭晓.2005年有1326家报纸参加了角逐,与2004年的1423家相比有所下降.在参加本次评选的新闻报道中,有3个主题相对突出,它们是伊拉克战争、健康与科学以及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1847~1911)设立的普利策奖,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2006年4月17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第90届普利策奖名单,其中包括了16项新闻奖、7项文学戏剧音乐奖和2项特别奖。正如德国鲁尔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海因茨-杜特里希·非吉尔所言:“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单篇报道作品显示了文体的高度纯熟,而主题和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解释则具有恒久的意义。历史学家、新闻工作者、政治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和作家将能够品赏玩味这种经常是令人激奋的和信息量丰富的读物之价值所在。”①正…  相似文献   
7.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一次性高等教育是不够的。美国的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新闻从业者在入行后接受过额外的培训.并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员表示他们有意接受进一步的新闻培训。美国报纸总编协会时2000位执行总编和新闻从业者的调查也显示.美国记者抱怨最多的,不是拿钱少.而是缺少培训。据Poynter的调查.在从业经历不足10年的新闻工作者中.82%的人认为培训将非常有用。美国加入新闻业的大部分的人.都是要接受继续教育的.其中包括正规的新闻传播教育课程。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的新闻学院.就主要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04,(10):68-69
从艺术专业转向新闻专业,对莎拉·斯卡夫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决定,这将改变他的职业生涯。“我考虑了很多新闻高校和这些学校提供的课程,”这位马里兰大学的美工和美术史专业的双学士说,最终斯卡夫选择了母校马里兰大学菲利普·麦瑞欧新闻学院的新闻硕士研究生课程。相比那些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斯卡夫很喜欢实践课程、精写课程。“我不认为坐在教室里讨论关于写作的几个‘W’会对我成为一个记者有多大的帮助,”斯卡夫说,她现在是《巴尔的摩太阳报》的夜生活记者。如今,新闻学教育界正在展开一场关于如何选择对学生、学校和雇主都有利的新闻教育方式的争论。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闻人才培养的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5年6月,一份关于美国未来新闻教育的报告发布,该报告的大多数信息出自一个由8家大型组织构成的协会.这8家大型组织都非常关注新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他们分别是:纽约卡内基公司和佛罗里达州迈阿密骑士基金会,他们是美国最主要的两个资助新闻院校的基金会;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西北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新闻研究中心;以及麦肯锡公司的公众意见测验小组.这些组织已经携手对多个大学和专业新闻机构就新闻人才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发表了行动宣言,已经开始在他们各自可施加影响的范围内做出重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汽车时代的到来,使广播找到了适合新的媒介竞争环境的发展模式,沉寂多年后迎来第二个春天——交通广播异军突起的时代,出现了独特的“交广”现象。美国传播学者雪莉,贝尔吉指出“汽车中每5位成年人里有4位至少每星期听一次广播”;哥伦比亚大学一份报告中则认为:“广播是一种几乎能够陪伴所有行为的媒体”。在汽车这样的流动空间内,广播的传播特性得到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