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从根本上以一种艺术的标准来重新解读夏衍的剧作,才能揭开长期以来笼罩在夏衍头上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面纱。对夏衍剧作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分析"现实主义剧作"的艺术特征,而应该从真正艺术审美的角度重新审视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展 《中学语文教学》2007,(7):F0004-F0004
夏衍(1900—1995)少年时家境贫寒.曾在染坊店当过学徒。15岁时考上了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后来又刊日本明治专门学校学工业电机。  相似文献   
3.
夏衍戏剧中,由刘浩如、陆宪揆、俞实夫、赵婉、尚志恢、孟小云、赵振宇、赵安涛、以及葆珍等人物形象组成了一个完整,丰富多彩的艺术系列,透过这些形象,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个复杂的时代,而且也看到了夏衍的成长道路,思想变化及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4.
夏衍剧作中存在着若干情绪因素。这些情绪因素的整合,便形成为作品的情绪基调,它们使作品趋于相对稳定,平衡,不至于杂乱无章,文章从环境氛围,人物心境和情节特征等相关方面的因素对夏衍剧作情绪基调的生成机制作了一简略论析。  相似文献   
5.
田汉与夏衍从不同的创作起点出发,经历了创作思想的深刻反思,最终殊途同归,在抗战大矗下走向成熟。夏衍与田汉以传神之笔,为现代学画廊增添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他们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戏剧舞台上并肩战斗,以辛勤的努力与优秀的剧作,为中国现代话剧,尤其是革命话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杜娟 《新闻世界》2004,(6):17-18
作为“五四”新义化运动的先驱,夏衍在电影戏剧方面的成就在同时代的人当中无出其右,他创作的《风云儿女》、《春蚕》等一大批优秀电影剧本对当时的进步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我国电影事业的开拓。但作为  相似文献   
7.
在车上     
一个女子周旋在一群男人中,她顾盼流然的眼神,轻飘滴滑的言谈,看得出她在力求一种精干而风情的感觉,令我想起夏衍评论赛金花的交际:言眸手脚,无不派着用场.  相似文献   
8.
何谓"二流堂"?必须先破题、作注,读者方知来龙去脉。"堂主"唐瑜(1912~2010年),祖籍福建漳州。他的哥哥唐大杏在缅甸经商,财力雄厚。1927年,15岁的唐瑜读了潘汉年主编的半月刊《幻州》后,倾慕潘汉年的革命思想,给潘汉年写信表示革命的意愿。潘汉年热情复信,使唐瑜受到莫大的鼓舞。1930年,唐瑜由潘汉年推荐,参加了左联的筹备工作。唐瑜成为左联最早的盟员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是中国"小报"的发源地,自1897年6月第一张小报《游戏报》创刊,到1952年11月《亦报》的停办,前后存续达五十馀年。小报一问世,就秉承"记大报所不记,言大报所不言"的宗旨,尽可能远离政治,将视角下移,大量刊登社会新闻,专述市井小事,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将市民百姓的开门七件事一网打尽。小报"自由"、"消闲"的特性,反而让它的销售量远高于一般  相似文献   
10.
文尾珍言     
《小读者》2010,(7):6-6
种干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夏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