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目前宽带接入网中的两种调制解调新技术——离散多音频调制(DMT)技术和离散小波多音频调制(DWMT)技术,对二者的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性能、优缺点和使用范围作了比较。同时介绍了宽带接入中调制技术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电教》2005,(8):9-9
据新华社报道,飞速发展的我国互联网又创新纪录。截至5月底,全国的上网人数超过1亿。其中宽带用户突破3000万。  相似文献   
3.
行业     
通信业:宽带用户已达1.42亿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11日在"2011年光通信论坛"上表示,上半年,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新增1600万户,累计已达1.42亿户,其中接入速率在2M以上的宽带用户超过了80%,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当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时期全球战略制高点,而国家宽带计划也已经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欧、日、韩等的高度重视,各个国家纷纷推出自己的宽带计划。在此背景下,我国也积极推进宽带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宽带用户的增长及各种新兴需求服务的崛起,宽带应用在各个领域加速渗透。据Forrester Research估计,在今后两年里有一半的企业用户打算将带宽增加一倍。那么这种带宽从何而来呢?光纤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一)光纤接入网光纤接入网(OAN)是消除阻挡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中不断增加的容量之间瓶颈的实用技术。OAN使服务提供商可以向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交基于光纤的宽带服务。  相似文献   
5.
探讨网络传播社会影响,青少年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比之于美国这样的互联网发展大国,中国网络呈现出发展快、年轻化的显著特征。近来国内外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2.21亿,宽带使用人数达1.63亿,固定宽带用户超过7100万,预计到2011年,互联网用户将达到6亿,几项指标均居于世界第一位。其中,18—24岁网民占网民总数的31.8%,  相似文献   
6.
2007年对于传媒界来说,最耀眼的词汇莫过于新媒体了。互联网用户,尤其宽带用户继续扩大,手机上网人数激增,ipod、iphone等新产品不但搅动着美国的市场,同样吸引着中国年轻人的心。  相似文献   
7.
姬虎  徐晓亮 《青年记者》2013,(27):20-21
广电行业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准备好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并设计好自己未来的路,才能抓住机遇,真正实现从单纯的节目传输商到网络综合服务运营商的转身。"我见证了广电的崛起,可能还会见证它的衰亡。"一个在广电领域工作了20多年的朋友这样说。他说的有一定道理,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很难再有一个行业独领风骚而不衰,近些年唱衰广电的声音还少吗?甚至包括广电人自己。  相似文献   
8.
数字     
《中国新闻周刊》2010,(7):15-15
50亿 国际电信联盟(ITU)表示,截至2009年底,全球手机用户数量为46亿,这一数据在2010年将达到50亿,其中手机宽带用户将增至10亿。目前全球人口数量大约为68亿。  相似文献   
9.
子川 《新闻记者》2006,(6):67-67
法新社(AFP) [2006年5月18日报道]2005年末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有超过10亿的人上网,其中约有2.5亿拥有宽带或高速接入。经常上网的人数可达8.45亿。按网民人数计算,美国仍然以1.75亿排在首位。其中宽带用户为4370万。按照地区计算,亚太地区网民人数最多,达3.15亿,宽带用户也最多。占世界宽带用户总数的约40%。拉丁美洲是宽带用户增长最快的地区,增长率为70%.可是网民总数只有7000万。  相似文献   
10.
数据     
《网络传播》2006,(2):10-11
CN域名突破百万;搜索中国市场突破11亿元;法国人十分之一是“博客”;2005年我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超百亿元;2005年中国网游市场收入37亿元;2005年韩国网络广告总收入6.9亿美元;全球互联网宽带用户破两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