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新闻界称作舆论界,把新闻媒介称作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之间也是相生相灭、互为依托的关系.人们常说,新闻媒介从舆论中吸取力量,舆论借助新闻媒介作为公开展示力量的舞台.  相似文献   
2.
大革命时期,河南形象受到舆论界特别是进步舆论的广泛关注.人们从社会、经济、文化和民情、民风等多方面着重揭露了当时河南的贫穷、蒙昧和落后的状况,勾勒出了河南形象的消极面.这种对河南形象的"丑化",并非是为了单纯反映河南当时的现实,重点是服务于政治斗争的要求,揭露军阀统治的黑暗,有其合理性.但它对外界正确认识河南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是造成人们主观上对河南形象评价发生偏差的历史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自由观念,是学界和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清末,舆论界关于自由的宣传是我们审视清末社会历史发展的绝佳视角。目前学界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其在多个领域中缺乏较为清晰的认识和进一步地探究。其实,在清末这样的大变革时期,舆论界围绕着自由这一概念,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广泛宣传,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直到新世纪的今天,舆论界关于自由的宣传仍然无处不在。因此,探讨清末舆论界的自由宣传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热闹一时的讨伐"闭口费"事件,渐渐平息了下来.现在回过头看看,是颇值得回味的. "闭口费"事件是由一家矿厂引起的.山西干河矿难发生后,为了掩盖丑事,堵住舆论的口,某些人向舆论界发放"闭口费".  相似文献   
5.
2012年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年,在经历了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随中美关系变局而出现的舆论跌宕之后,中国媒体和舆论界应当吸取教训,在两国关系问题上采取更加成熟、更为理性的做法。不为美国大选中的涉华舆论所困、所扰,坚持走中国自己的和平发展道路,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6.
俞可 《上海教育》2013,(8):30-31
万卡接替夏凡,舆论界便高呼,与其换人不如撤部,即彻底把联邦教科部从联邦政府的职能部门中取缔。德国联邦教科部闪电式更换掌门:2013年2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致电万卡(Johanna Wanka),请求她接替时任联邦教科部部长夏凡(AnnetteSchavan,又译作沙宛)。13日,万卡因下萨克森州州政府换届而正式离任文教部部长,14日,万卡在总统府接受总统高克颁发的聘书,21日,万卡在联邦议会宣誓就职。这一系列事件起因于夏凡的博士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师》2011,(19):9
<正>编者按:广东省曾在2011年3月份提出,将在省内进行试点,对中小学女生实施女性教育。自此之后,一股围绕"女性教育"是否该提倡的争论之风便席卷而来,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各界人士纷纷站出来为"女性"叫屈平反。于是,女性教育成为各界人士主要讨论的焦点。女性教育到底是歧视女性、对女性群体有偏见的阴  相似文献   
8.
民国初期,为促进共和政治日臻完善,部分有识之士揭露和批判了共和政府中机关名称繁复官职冗滥、因人设官公仆有名无实、官员冗乱充斥吏治紊乱、私欲膨胀上下对峙倾轧等弊端。他们认为这些弊端损害国人政治信心、强化国民为官意识、虚糜政费酿成财政危机、官员奢侈腐化毒化社会风气。因此,实施减政可起到紧缩机构澄清吏治、节省政费减民负担、矫正人心改良民风、强国力促救亡保种等积极作用,客观上能促进共和政治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民国初期,针对传统与现实的官场表征,一些有识之士在报刊上猛烈批判用人瞻徇的弊端,认为如此势必导致所选之人多非贤才、私欲膨胀肆无忌惮与残害己身危害国家。根据其严重危害和传统血缘宗法思想等消极影响,他们围绕如何祛除用人瞻徇弊害,在思想、学理、原则、标准、操作、管理等方面作了一定探索,以期构建合乎近代民主共和精神的择人用人学说。  相似文献   
10.
对于具有论政传统的中国士人而言,"谈政治"与"不谈政治"的问题在民初显得尤为突出。相较于时人集中于五四时期相关论述,本文将视线拉向五四之前的民国初年,集中探讨梁启超、黄远生、张东荪等对"谈政治"颇有"忏悔"的舆论家,梳理其民初的舆论经历及对"政治"的态度变化,借助其对政治"入"和"出"的转变,离析民初舆论界从"政治"转入"社会"的思维动向及其辩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