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而语文课堂就是这一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的传播舞台和唤醒空间,它要让学生睁开文学的眼睛,唤醒诗意的耳朵,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承传了浪漫又呼唤着浪漫。  相似文献   
2.
《诗经·蒹葭》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更多源自其文本形式而非内容:《蒹葭》在文本语言上的非特指性产生了巨大的想像与艺术再创空间;《蒹葭》把自然界的物理时空转化为虚拟的心理时空,通过时空的拓展来表达歌者内心深蕴的情感;《蒹葭》还体现了中国诗歌原初的声音诗学,通过歌声的反复咏唱来表现心中浓郁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教师都受益匪浅。在《蒹葭》备课过程中,通过多个方案的准备和斟酌,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只有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喜欢语文。狡兔三窟,有备无患,只有真备好每一节课,才会使课堂有更精彩的呈现。  相似文献   
4.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周代秦国的民歌。它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这首诗空灵悠远、执著缠绵而又略带伤感.渲染出一种渺远迷茫的境界气氛,给人一种“花非花.雾非雾”、“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朦胧美。朦胧美作为一种特殊表现形态的美.它往往将其内容通过某种朦胧、模糊的形式,含蓄蕴籍地表现出“象外之象”,使欣赏者通过创造性的想像、联想,  相似文献   
5.
基于评价理论文章对诗歌及其翻译中的评价资源进行研究。以《蒹葭》两个英译本为例,首先分析原文并找出评价资源,探讨这两个英译本是否实现了原文的评价意义,从评价理论的角度来判定译文是否是好的译文。同时证明了评价理论有助于鉴赏和加强诗歌原文的理解,并为验证评价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指导翻译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蒹葭苍苍     
蒹葭大概是离爱情最近的草了。那些诗词曲调是如何忧伤地在锦瑟无端五十弦里流淌了千年,那些依依的情愫,霏霏的愁思,是如何在浔阳桥头缠绵了千年?把目光抛进朦胧的水雾中,寻访那在水一方的婉约伊人。  相似文献   
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读老子这句名言,想到解释就意味着偏离,意味着离开本质。但我怀着对本质境界的迫切向往,一直想窥悟宇宙的生机,想把握古代艺术家创作的心境。一番探索,偶有所得,但也深知“言不尽意,意存言亡”——语言与思想总有着一段距离,文字的表述是有限的,而人的觉悟是无限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并非作者忘记怎样表述,而是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觉悟。一个延续五千年而不中断的悠久文明,不正说明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无穷的奥秘吗!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哲学支柱,是不会拥有这样顽强生命力的。所以要谈中国的文学创…  相似文献   
8.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营养的丰富,学生生理成熟提前,少男少女"怀春""钟情"现象有扩大趋势.当然,这也很正常.而另一方面,随着媒体的发展,信息传递迅速,广泛,一些影视,网络等媒体对初中生传递了不够健康的信息,学生虽生理过早成熟,但心理成长却跟不上生理成长,加上自身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极易诱发一些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诗经》的研究历来受到关注。《蒹葭》是其中代表性的一篇,它所创设出的优美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一直让人百读不厌,评论解得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以《蒹葭》为范,来解读其中艺术魅力,从而说出《诗经》中这种说不清的美。  相似文献   
10.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这两句词,我是在读高中三年级时记下的。前些天,忽然见到有文章说是台湾女作家琼瑶之作,不禁大吃一惊。但转而一想,又觉得怪也不怪,十多年前,不是有家出版社编选了《琼瑶的诗》,竟然把《诗经》中的《蒹葭》和《红楼梦》里林黛玉的《问菊》诗,都列在了这位当代女作家的名下吗?说来真叫人脸红,还是到此打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