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理性求解中国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其改革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和维护公民民主政治权利的具体形式。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现行信访制度的缺陷已逐步显露出来,对法治和公民民主权利的维护已显力不从心。本文试图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中国信访制度面临的困境,并寻求其改革出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主法治。  相似文献   
2.
人文教育是前提性的、结构性的、终身性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因此应注重个体的情感和感受。对于人自身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对于人类社会和周边环境的理解和把握、以尊重生命为特征的健康人格的养成都有赖于科学的人文教育。《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是艾伦.麦克法兰以与孙女莉莉通信为形式,向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莉莉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著名书籍,其内容彰显了艾伦.麦克法兰的人文情怀和人文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语用预设的视角入手,辅以大量英语资料,对商务英语写作的礼貌性、简洁性、语篇连贯性、信息凸显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语用预设在语言维度上可使商务英语写作更加简洁和礼貌,在语篇维度上可使商务英语写作更加连贯,信息维度上可使商务英语写作的语篇或语言信息量更大。  相似文献   
4.
美国《物理评论快报》的编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凌  赵大良 《编辑学报》2005,17(3):232-234
介绍美国<物理评论快报>的编辑策略,旨在为我国期刊编辑工作提供借鉴.重点介绍快报的任务、内容、编辑规则、流程、作者权利和义务,从中可以看出该刊有以下特点:采取非匿名性审查,并鼓励评审人与作者直接沟通;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审稿队伍;给予编辑适当的论文裁决权利;作者可为论文被拒绝接受提出申诉.  相似文献   
5.
研究网络论坛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的广告现象,这种现象本文称为网络论坛的广告博弈.上网逛论坛已经成为现代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论坛的流量称“点击率”,日平均点击率低的情况有数万或十多万,多者可达数百万次.对于广告主而言,网络的媒体优势正在逐步突显.网络论坛的广告博弈分为两方:一方是网络论坛的管理部门,另一方是广告投放的个人或企事业单位.后者力图免费进行广告投放,前者则千方百计予以制止.从而形成精彩的广告博弈现象.  相似文献   
6.
汤显祖的尺牍,明人沈际飞认为可以压倒流辈。但因“临川四梦”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其尺牍很少有读者问津。汤显祖的尺牍中很少问讯寒暄、达情修好的篇章,更多的作品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不念个人得失的精神境界,关心民瘼、为民请命的仁爱思想;刚正严明、不畏强暴的浩然正气,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所具有的值得称道的儒家风范。  相似文献   
7.
苏轼的尺牍促进了尺牍向文学化、审美化和自主性的方向发展,独具特色:行文圆美流畅,平淡自然;表情幽默谐谑,真诚坦率;用语绝少藻饰,简洁生动;移情于物,意境空灵。  相似文献   
8.
彝汉英文字形态对比--超方言通用古彝文信息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深层次研究内涵八千至万年前中华远古文明老根子的彝文古籍,实现彝文古籍现代信息处理,需要建立一套超方言通用古彝文计算机字库。对比文字学中六书造字规律和彝汉英三种文字的结构及笔画形态,发现彝文字与汉字造字结构,彝字、汉字与英文字母在笔画形态上有相类似的情况,因此,完全可以实现超方言通用古彝文进入现代信息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9.
苏秦生平事迹,主要载于《战国策》和《史记》,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中的《战国纵横家书》又为研究苏秦生平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综合各种史料及古今学者所论,尝试得出苏秦约为前366-前319年间人,年寿在三十七八至四十七八岁之间。其行事略早于张仪。  相似文献   
10.
五四前后是皖籍文人在安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阶段,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与文学转型过程中扮演了引领与创造的角色。本文将在现代文化转型与"现代性"诉求的总体框架下,立足皖籍文人视角,进一步勾勒皖籍文人多元探索的图谱,同时,进一步挖掘他们遗留的精神资源与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