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工智能赋能高职院校“课堂革命”:技术逻辑与行动框架
引用本文:黄茂勇,叶姗.人工智能赋能高职院校“课堂革命”:技术逻辑与行动框架[J].教育与职业,2023(1):82-89.
作者姓名:黄茂勇  叶姗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人工智能的职业技能迭代效应及教育干预研究”(项目编号:20YJC880034);;2019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工智能时代次级劳动力市场技能迭代与职业教育精准供给研究”(项目编号:GD19CJY05);;2022年度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产业工人教育供给赋能佛山制造业智能转型的机理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QN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利用技术赋能高职院校“课堂革命”,推进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迈进,已成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高职院校实施“课堂革命”过程中普遍存在以碎片化建构代替整体性治理、技术理性僭越人文理性、实践教学场域单向度转换等问题“,课堂革命”的整体效能备受质疑。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突破传统职业教育课堂变革中的时间、空间、要素等限制,通过万物互联、群体智能、虚拟现实和智适应学习等技术赋能,从而提升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整体效能。基于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变革的技术逻辑,高职院校可从价值锚定、主体融合、过程智治、场景建构四个维度重塑课堂变革的行动框架。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高职院校  课堂革命  行动框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