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物学教育从“鸿沟”现象到“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
引用本文:徐宜兰[],韩萍[].生物学教育从“鸿沟”现象到“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J].当代教育科学,2007(3):104-106.
作者姓名:徐宜兰[]  韩萍[]
作者单位:[1]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讲师 [2]山东省滕州市前进小学教师
摘    要:一、问题的缘起:生物学教育中的“鸿沟”现象 在教育领域内,人们纷纷指责传统的科学主义倾向的生物学课程。认为科学主义的强霸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了“科学”与“人”的严重隔离,使得生物学教育中的“鸿沟”现象愈发彰显。我国的中学生物学教育滞后于很多发达国家,至今还有很多学校采用人学科的教学方法教授它:读科学、背科学、考科学。这是一种缺失科学精神的生物学教育。缺乏科学精神的生物学教育是不是就一定没有科学主义存在呢?不然,我国的生物学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工具主义倾向。这是一种科学主义的突出表现。建国以来,我国的生物学教育基本上是以工具价值取向为主,即学习生物学是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需要。如《1952年初级中学植物教学大纲》指出:“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界和指出如何支配植物界的科学”;“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我们的任务是向自然索取。”第一段]

关 键 词:生物学教育  “两种文化”  有机融合  鸿沟  科学主义倾向  科学精神  工具主义  生物学课程
文章编号:24162904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