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民俗文化与隐性课程的对接
引用本文:王玉霞.论民俗文化与隐性课程的对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2):223-225.
作者姓名:王玉霞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    要:民俗文化的理论意蕴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行革命性变异和传承。这与社会、学校教育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隐性课程”是相通的。我国民俗学者对民俗文化理念探讨互为启发或不约而同的视点,给社会和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研究拓开了两相沟通的渠道。教师教学信息传播方式、隐性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与课程模块的交叉完成教师所应当遵循的民俗。民俗文化的隐喻意义与隐性课程的隐喻意义形成民间的教育文化对学校课程多元的隐性化渗透。

关 键 词:民俗文化  隐性课程
文章编号:1000-2359(2007)02-0223-03
收稿时间:2007-01-18
修稿时间:01 18 2007 12:00AM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