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碎片与焦虑:“钓鱼岛事件”中微博话语对“中国”的理解与表达
引用本文:陈艳.碎片与焦虑:“钓鱼岛事件”中微博话语对“中国”的理解与表达[J].新闻界,2013(6):69-72.
作者姓名:陈艳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摘    要:"中国"作为一个分析概念,在很多场合被呈现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微博信息的传播被赋予了口语化、情绪化、碎片化的特质,这在近期"钓鱼岛事件"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各种"草根"、"公知"借助微博这个自媒体平台,宣泄"中国"情绪,表达"中国"认同,既是对语言边界的不断挑战,又在喧嚣中显现出不同的诉求和力量。本文就着眼于对"钓鱼岛事件"中各方的微博话语做一分析,力图揭示出在这种聚焦于"中国"背后的利益冲突与价值取向,从而在另一层面上予以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提供某种话语走向的镜鉴。

关 键 词:“中国”  微博话语  钓鱼岛事件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