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乡村教育运动”主体性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
引用本文:赵晓林.“乡村教育运动”主体性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J].教育研究,2006(3).
作者姓名:赵晓林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    要:解决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把全体农民作为教育的价值主体,使农村教育从工具性教育转变为主体性教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的“乡村教育运动”,不仅在教育理念上,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农村主体性教育的价值观。乡村教育家以农民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及其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在指导思想、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农村教育  主体性教育  工具性教育  乡村教育运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