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研究性学习中“资源利用”提示
引用本文:柳栋.研究性学习中“资源利用”提示[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17).
作者姓名:柳栋
作者单位:上海惟存教育实验室 200000
摘    要:今天来的茶客打算对研究性学习“龙门阵”一番,这可是个佐茶的好话题。在他们发表高见之前我先发表一点“低见”。研究性学习的灵魂无疑是创新。因此,它带给我们的观念可能比研究过程更有价值:它真正把教学的落脚点,由教师主体转向了学生主体。研究性学习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科学精神包括怀疑、批判、求真、宽容等因素,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开放、自主和平等的环境,显然有助于形成这种精神。同时,研究性学习没有追求“成果”那样的功利性目的,研究本身就是目的,它追求的是研究过程中学生智慧的燃烧、精神的拓展和心灵的飞翔,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人文精神。我同意这种观点:研究性学习不是“新瓶装旧酒”式的“启发式教学”或“发现式学习”。它不是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不是教师张开口袋引诱学生往里钻,不是举一反三而是“无中生有”;它不追求科学结构的构建,不是去欣赏现有科学宫殿的美轮美奂,更不是重复前辈科学家的足迹,而是异想天开的精神探险。当然,这决不意味着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教师无关。我认为,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既是与学生同行的平等探求者,又是他们智慧的启迪者和方法的指导者。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上,教师应该怎么指导?———我们还是听听今天这几位老师的发言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