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七卷
引用本文:高翔 ,杨瑞森,石仲泉.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七卷[J].中国图书评论,1990(5).
作者姓名:高翔  杨瑞森  石仲泉
作者单位:国家教委社科司,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理论组 副司长,组长
摘    要: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广泛深入传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重大的丰富和发展,书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辉煌历史篇章。然而,对这一历史,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这是令人遗憾但又是值得庆幸的。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等是这方面研究的拓荒工作,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第六、七卷,则是在此研究基础上更深的发掘。已“达到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在我们这方土地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以开阔的视野、敏锐的目光,作了成功的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七卷打破了以往史书的“板块式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