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引用本文:于澜.“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及现实意义[J].林区教学,2014(9):36-37.
作者姓名:于澜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绥化152061
摘    要:"多余人"这一文学形象最早出现于19世纪前半期的沙皇俄国代表作家的作品之中。在19世纪前半叶,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着力塑造了一大批富有特色的文学人物形象,即以"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这一系列人物为典型代表的多余人。"多余人"的诞生有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必然性,也必然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基于此,在分析其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重点分析和阐释了"多余人"们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多余人  发展历程  历史成因  发展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