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心性的意义──评蔡方鹿著《宋明理学心性论》
引用本文:张茂泽.心性的意义──评蔡方鹿著《宋明理学心性论》[J].中华文化论坛,1998(1).
作者姓名:张茂泽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摘    要:心性的意义是什么,需要诠释。诠释的第一步就是说明。对小性的意义进行说明性诠释,是中国学术史上的悠久传统、但专门从心性论最繁茂的宋明理学角度,实事求是,科学地揭示理学各派在心性问题上的异和同、源和流,却不多见。巴蜀书社新出版的蔡方鹿著《宋明理学心性论》,(1997年3月版,以下简称《心性论》)可谓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将宋明理学心性论分为四个阶段,即北宋(邵雍、张载、二程)、南宋(胡宏、张、陆九渊、朱熹、杨简、功利学派的批评)、元代(许衡、刘因、吴澄)和明代(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罗钦顺、王廷相、…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