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秦汉时期中国文化格局的形成
引用本文:赵吉惠.秦汉时期中国文化格局的形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作者姓名:赵吉惠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摘    要:研究中国文化格局,可以深刻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结构、走向;研究秦汉时期中国文化格局之形成,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秦汉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历史作用。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的结构与格局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这是误解。试看《庄子·天下篇》、《苟子·非十二子》、《吕氏春秋·不二》等文献只对中国早期文化从观念形态进行概括、评述,但未形成稳定的格局。还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格局是在唐代形成的,因为在唐代真正形成了儒、道、佛三家文化的鼎足之势。这只有一部分道理,因为佛教文化传入之前中国文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结构与格局,而佛教在中国扎根以后,对中国文化结构与格局有所冲击,有所改变。我认为中国文化的比较稳定的结构与格局是经过秦汉时期三次大的文化冲突之后形成的。这三次大的文化冲突是:第一次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打击儒家文化,重用法家文化。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对于法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