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实践逻辑——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视角
引用本文:崔友兴.论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实践逻辑——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3):58-63.
作者姓名:崔友兴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获得感测评与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CMZ026)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乡村教师获得感是在其客观拥有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观认知和内在体验。乡村教师的获得感水平是影响其存在与发展品质的重要因素。乡村教师获得感的生成是乡村教师主体与环境多重互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意图、主体惯习、个体资本、时空场域和主体性反思构成了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实践逻辑。其中,实践意图是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方向引导,主体惯习构成了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实践图式,个体资本是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实践工具,时空场域奠定了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支持条件,主体性反思则是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内在机理。

关 键 词:乡村教师  获得感  实践意图  主体惯习  个体资本  时空场域  主体性反思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