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比视角:破译鲁迅情感表达的写作密码——重读《阿长与〈山海经〉》
引用本文:姜京,李敏.对比视角:破译鲁迅情感表达的写作密码——重读《阿长与〈山海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5):111-114.
作者姓名:姜京  李敏
作者单位:1.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实验学校;2. 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    要:<正>《阿长与〈山海经〉》是统编版教材七下第三单元中的课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在现行课堂教学中,教者对其情感的把握,多浮于表,有的认为是对保姆阿长的怀念,也有更进一层认为不仅有怀念还蕴藏着愧疚。但笔者采用“融贯式文本解读法”1],联通文本内在系统和外部系统进行整体观照,融合作家个体的人生体验进行全方位立体解读时,发现《阿长与〈山海经〉》中存在着大量的对比,而在这些对比中鲁迅不仅仅表达了对阿长的怀念与愧疚,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