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闲适沉醉的悠情与忧郁美的追求——再析郁达夫《故都的秋》
引用本文:陈卫萍.闲适沉醉的悠情与忧郁美的追求——再析郁达夫《故都的秋》[J].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1(7):27-28.
作者姓名:陈卫萍
作者单位:苏大 研究生
摘    要:《故都的秋》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篇目,许多教师在授课时每每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文中“淡淡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还要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作者感时忧国的情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去追索忧思与孤独感的根源。对此笔者颇有异议,希望与诸位商榷。忧郁美的艺术追求在文中,作者直接道出北国秋的特色:“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那破屋破壁旁冷冷的牵牛花的蓝朵、那落寂的无声无息的槐树落蕊、那秋蝉衰弱的残声、那一层比一层凉的秋风秋雨……汇成了故都“清”、“静”、“悲凉”的秋味。如果武断地套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似乎就可推导出作者在文中“流露了淡淡

关 键 词:《故都的秋》  语文教学  散文  忧郁美  中学  课文分析  郁达夫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