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生态内涵的文化生态保护方式探析——以“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
引用本文:王健,安玉欣.基于生态内涵的文化生态保护方式探析——以“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3):113-117.
作者姓名:王健  安玉欣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22
基金项目:2012年江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招标课题"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摘    要:文化生态保护方式的选择是个困扰学界的难题。"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探索并实践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其主要经验是根据存续状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成旺盛型、衰退型、濒危型区别保护,以节庆展示对内加强文化认同对外弘扬文化魅力。同时,合理进行旅游开发,通过生产性方式推动"非遗"保护,使两者实现双向共赢。因而,某种意义上来说,合理的市场化手段是阶段性文化生态保护策略选择的必然。

关 键 词:文化生态链  食物链上的衍生文化  人地关系动态平衡  婺源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