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古代汉语教材中的"三字"问题(上)
引用本文:刘兴均.古代汉语教材中的"三字"问题(上)[J].钦州学院学报,2006,21(2):44-50.
作者姓名:刘兴均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三字"即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三字"问题主要是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者们对这"三字"的定称和术语界定比较模糊,因而导致古代汉语任课教师在教学处理上没有一个清晰的判别标准,引起学生认识上的混乱.目前流行的四套教材对"三字"界定和判别存在一定的分歧,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判别都有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古代汉语教学界对此问题应予以关注,共同扭转大学古代汉语和中学文言文教学乱讲通假的不良风气.

关 键 词:古代汉语教学  古今字  通假字  异体字
文章编号:1008-5629(2006)02-0044-07
修稿时间:2005年1月6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