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博洛尼亚进程: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高等教育部长柏林会议公报
引用本文:李长华,翁欣馨.博洛尼亚进程: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高等教育部长柏林会议公报[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5(2):22-26,41.
作者姓名:李长华  翁欣馨
作者单位:[1]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际教育教研部教师 [2]不详
摘    要:近年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欧盟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得以大大提高,但与美国相比,欧洲高等教育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缺乏竞争力。欧洲人认识到,欧洲不应只是银行的欧洲、经济的欧洲,同时也必须是知识的、文化的欧洲。2000年,欧盟首脑理事会提出,到2010年将欧洲经济建设成最具竞争力和充满活力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欧盟成员国加强了在教育方面的合作。继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四国部长共同发表索邦宣言之后,1999年6月,英、法、德、意等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会聚意大利的博洛尼亚,签署了著名的博洛尼亚(B010肿)宣言。宣言提出,到20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成员国及成员国学校之间师生的交换与流动,振兴欧洲高等教育,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整体竞争实力。博洛尼亚宣言对欧洲高等教育产生着深刻影响,其进程在不断加快。自签署以来,签署国已由最初的29个国家发展到现在的40个国家,其他尚未加入的欧洲国家也正拭目以待。与此同时,博洛尼亚进程也激起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兴趣,特别是拉美地区,正在努力建设“欧洲一拉美高等教育合作区”。欧洲与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的学术合作也受到该进程的影响。博洛尼亚宣言提出的长远目标是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清晰的和可比较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以两个阶段(学士一硕士)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学分认可体系;促进学生流动;加强在质量监督领域的欧洲合作等。为了实现宣言目标,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签署国决定每2年举行一次部长会议,对取得的进展进行评估,并且商讨今后的行动步骤。为此,2001年3月和2003年9月签约国分别在捷克的布拉格和德国的柏林举行部长会议,对博洛尼亚宣言提出的目标和计划采取的措施加以补充。本文翻译的是2003年柏林部长会议公报,它实际上是博洛尼亚宣言的补充和延伸。

关 键 词:高等教育区  博洛尼亚  教育部长  柏林会议  公报  高等教育体系  1999年6月  2003年9月  2001年3月  2010年  整体竞争实力  高等教育合作  部长会议  一体化进程  2000年  欧盟成员国  国际地位  经济实力  国际市场  知识经济  经济建设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