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古代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看启发式同注入式的区别
引用本文:杨洪升.从古代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看启发式同注入式的区别[J].绥化学院学报,1994(1).
作者姓名:杨洪升
摘    要: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首先为孔子所提倡。毛泽东同志在论教学法时,肯定了这一方法;并提出要废止同启发式相对立的“注入式”。本文试从古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寻找根据,对“启发式”和“注入式”方法加以区别。一、启发式总是应欲而施注入式不顾求知欲望在《论语·子罕》中,孔子指出:“不恨不高,不徘不发。”根据古人的注释,“愤”,是心求道而未得,“排”是口欲言而不能。即只有在学生有了求知欲时,教学才能有明显效果;一个好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绝不无欲而施。所以,有欲而施,才是“启发式”的特点。孔子为什么要强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