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客家乡村民间信仰空间探析
引用本文:王珊,郭晶.客家乡村民间信仰空间探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45-54.
作者姓名:王珊  郭晶
作者单位:1.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2. 厦门工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化传承危机下客家乡村民间信仰空间遗产研究”(20BMZ04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客家村落民间信仰空间遗产及其继承研究”(FJ2019B037);
摘    要:民间信仰是乡村重要的文化根脉。民间信仰空间是一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深入探索并理解这类信仰空间是我国乡村保护与振兴工作的关键。就客家地区而言,关于信仰空间的历史形成、布局形态和景观表现等方面的基础认识,至今仍然很模糊。为此,尝试通过实地取证和文献调查,并综合应用民族文化和空间解析等方法加以揭示。研究结果表明:客家乡村民间信仰空间的历史形成,来源于百越土著,受到中原汉族以及其他外来族群的影响,并与复杂的地域再创造有关。丰富多样的民间信仰空间,在客家乡村中体现为分散式的节点布局和多样化的游行活动路线,并与山石、水系、树林、民居、道路等自然或人文环境要素紧密共生。

关 键 词:民间信仰空间  乡村  客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