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本解读的三个"硬伤"
引用本文:阎宗学.文本解读的三个"硬伤"[J].小学青年教师,2009(21).
作者姓名:阎宗学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教育局教研室 
摘    要:教材--文本是学科教学的第一资源和重要凭借.弄清语文教材的地位、作用,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构建现代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主要是以本体论阐释学理论为基点,由过去只注重解读作家、作品,转向文本、读者的探究.这一重大转移开辟了文本解读的新时代,促进了文本解读观的多层面变革.解读本质观,将文本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解读对话观,把文本解读作为文本与读者主体间的对话;解读建构观,把文本解读视为对意义的开放的理解创造,文本对读者是不断敞开的;解读体验观,认为解读即体验,体验即意义的生成,解读是通过读者的体验显现文本意义.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