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物理“病态命题”例析
引用本文:任亚军,苏安良.物理“病态命题”例析[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11).
作者姓名:任亚军  苏安良
作者单位:[1]陕西省商州区中学 [2]726000
摘    要:从近几年来出版的各种教学书刊、复习资料,或一些考试命题情况来看,确实存在着一些病命题和急功近利的现象。同一个“有特色的”病态命题往往出现于不少的书刊,考试及教学论文之中,以讹传讹,造成相当一部分师生教学中不求甚解的习气,本文仅举几个典型例子作点剖析。1命题设计中问题与图示缺乏科学性例1:如图,木块边长为10cm,密度为0·6×103Kg/m3。不计滑轮的质量及机械摩擦,当拉力为0时,木块浸入水中体积为cm3。当木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拉力F为牛顿。使木块由漂浮状态匀速向下运动到上表面离水面l0cm,拉力做功焦尔。(g=10牛顿/千克)(答案600,2,0.48)此命题构思新巧别致,被一些书刊和物理教师所选用。对第三个空普遍解答如下:此功可分两个过程求解:①使木块从自由漂浮态移到上表面恰与水面相平齐。此功w1=F拉S拉=0+22×(0.04×2)=0.08J。或w1=02+4×0.04=0.08J。②使木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齐移动到上表面离水面恰10cm深。此功W2=F·S=2×(2×0.1)=0.48J。乍一看,觉得这样的解答思路正确,解法天衣无缝。其实却犯了一个不易发觉的大错误!在初中知识范围内,一般根本不涉及变...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