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改革作业批改的尝试
引用本文:周雪冰,高祖武.改革作业批改的尝试[J].小学教学研究,1989(5).
作者姓名:周雪冰  高祖武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小学,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教研室
摘    要:学生作业出现错误,这恐怕是正常现象。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则不管错误出自何处,是什么性质的错误,一般是在整个题上或题后打上个“×”号或“(?)”号。这种作业批改方法是一种毫无针对性、指导性和目的性的无效劳动。这不仅达不到作业批改的目的,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能力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或良好心理素质。因此,这种批改方法是不足取的。实践证明,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一般都是出在局部的个别方面,很少有在思路、解法、计算的各步和计算结果等方面都同时出错的现象。因此,这两种批改符号都不能明确具体地指出错误出现在什么地方,不利于儿童了解错误的性质并较正确迅速地找到错误的根源且把错误改正过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