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西方想象中的乐土:乌托邦与桃花源
引用本文:张昕昕.中西方想象中的乐土:乌托邦与桃花源[J].黄山学院学报,2014(6).
作者姓名:张昕昕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北京,100089
摘    要:托马斯·莫尔的著作《乌托邦》开创了西方乌托邦传统,为西方人打造了一片精神乐土,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乌托邦概念。西方的学界对于西方之外是否存在乌托邦一直有争议,国内对乌托邦的研究也一直使用西方的定义与标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为中国人创造了一片精神乐土,它也是引起西方学界对中国是否存在乌托邦文学争论最多的一部作品。分别将二者置于各自的历史、哲学、宗教背景中,不难发现二者都是作者在面对不堪的现实时,用想象力创造出的精神乐土,但是《乌托邦》面向未来,而《桃花源》回归上古世界。想象力是道德之善的工具,而艺术有助于实现这种道德之善。想象中的乐土存在于艺术中,它能够陶冶情操,拯救感知麻木不仁的状态。

关 键 词:乐土  乌托邦  桃花源  道德想象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