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侵蚀演化的坡向差异——以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为例
引用本文:陈浩,方海燕,雷廷武,,蔡强国,梁广林.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侵蚀演化的坡向差异——以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为例[J].资源科学,2006,28(5):176-184.
作者姓名:陈浩  方海燕  雷廷武    蔡强国  梁广林
作者单位: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水利委员会重点项目
摘    要: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之一,年土壤流失量约为22×104t,而坡沟地区的侵蚀,尤其是水沙下坡时坡度对侵蚀尤为严重,坡沟侵蚀中坡度对侵蚀的作用成为现在坡沟侵蚀研究的重要内容,野外考察和前人研究发现,坡向对坡沟侵蚀也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控制作用。 因此,开展不同坡向土壤侵蚀的研究,对于探讨小流域不同坡向坡沟地貌侵蚀演化特征的定量研究,揭示土壤侵蚀的坡向差异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王家沟大比例尺航片的解译,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沟谷发育度的概念,对研究区内不同坡向的侵蚀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向地貌侵蚀演化差异明显,总体上阳坡的侵蚀强度大于阴坡。各坡向侵蚀强度依次是:南偏西(SW)>东偏南(ES)>南向坡(S)>东向坡(E)>北偏东(NE)>西坡(W)。

关 键 词:沟谷发育度  坡向  王家沟小流域  黄土丘陵沟壑区
文章编号:1007-7588(2006)05-0176-09
收稿时间:2006-03-20
修稿时间:2006-06-30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spect of Erosion Evolvement in the Loess Hilly Area:A Case Study of Wangjiagou Catchment of Western Shanxi Province
CHEN Hao,FANG Hai-yan,LEI Ting-wu and CAI Qiang-guo,LIANG Guang-lin.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spect of Erosion Evolvement in the Loess Hilly Area:A Case Study of Wangjiagou Catchment of Western Shanxi Province[J].Resources Science,2006,28(5):176-184.
Authors:CHEN Hao  FANG Hai-yan  LEI Ting-wu and CAI Qiang-guo  LIANG Guang-lin
Abstract:
Keywords:Land evolvement  Slope aspect  Wangjiagou catchment  Loess hilly are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