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创造社诗人写作的“个人性”与“公共性”——以穆木天为例
引用本文:易亚云.创造社诗人写作的“个人性”与“公共性”——以穆木天为例[J].襄樊学院学报,2014(4):67-70.
作者姓名:易亚云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3XJA751007)
摘    要:随着一些重大公共事件的发生,"公共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诗歌领域也不例外,"公共性"与"个人性"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五四"以来,历经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等的洗礼,中国新诗也呈现不同的风格取向和思想内涵,以郭沫若、穆木天为代表的创造社也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转变,具体表现在由生命体验到革命情怀的变化,创造社的这种方向的转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表现出新诗"公共性"与"个人性"对立统一的特征。

关 键 词:创造社  穆木天  公共性  个人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