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探究新型有效模式,走进英语阅读文本
引用本文:黄清.探究新型有效模式,走进英语阅读文本[J].广东教育,2010(7):77-77,116.
作者姓名:黄清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石养第三中学
摘    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考查是重头戏,英语阅读课备受关注。其中如何向学生展现英语阅读课文本,就是一种“开篇点题,画龙点睛”的艺术和技巧,这对紧接着进行的阅读理解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我们却经常看见一些千人一面的“模式”,或大同小异的“模式”:如直接导入新单词,或从网上下载几张图或设计几个问题导入。不管文本在题材、体裁还是篇幅的长短或词汇的数量及分布上有什么不同,许多教师都采用了类似的套路,因为“别人都这样”。那么文中词汇如何处理?回答“课前处理”是主流。于是,“拷贝”就成了理所当然,更成了不深入研究的理由。笔者进一步了解探访,发现有些老师是为了公开课才这样上的,平时还会用一种更为传统的翻译讲解法,直接“破解”文章。因为,他们看来公开课纯粹是“作秀”,课后还需要另外补课讲解。要扭转英语阅读课教学这种高成本、低效益的局面,教师迫切需要吸收先进的教学策略和技巧,适应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

关 键 词:中学英语教学  阅读文本  英语阅读课教学  问题导入  能力的培养  画龙点睛  事半功倍  阅读理解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