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反思开放课程建设:形态变化与策略应对
引用本文:王娟,孔亮,杨改学.反思开放课程建设:形态变化与策略应对[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78-83.
作者姓名:王娟  孔亮  杨改学
作者单位:[1]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009 [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6 [3]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信息传播视角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研究”(12YJC880101);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西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策略与绩效研究”(BCA120022)
摘    要:我国开放课程建设经历了初步探索、发展壮大、创新研究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其课程形态主要有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三种。目前我国开放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社会效益和影响也在逐步扩大。但是由于受技术理性的支配、对信息的"传-受"误解、规范性与功用性的博弈、有效网络传播机制的匮乏、利益相关者收益不均等原因,我国开放课程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非理性的问题。在新一轮的开放课程建设中,我国教育部门应该进行理性规划,明确服务面向,调整评价机制,完善推送服务,均衡利益相关者的收益,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真正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关 键 词:开放课程  精品课程  形态变化  建设策略  实践反思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