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示错”的妙用
引用本文:傅立勇.“示错”的妙用[J].小学教学研究,1991(10).
作者姓名:傅立勇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县教育局教研室
摘    要: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出差错。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故意设置“谬误点”,巧妙“示错”,即把字词写错,把话说错,却有着“曲径通幽”之妙。例如教学《一个苹果》(第九册独立阅读课文),为了使学生学习“怎样选择材料”(本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首先,我就用“示错”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标题与内容的关系,为后面学习选材作好铺垫。新课伊始,我有意去掉“一个”板书课题:苹果。学生当即举手指出少了“一个”,我并没有马上纠正,却微笑着趁势说:“倘若这篇课文的标题换成《苹果》,可以吗?”这一问,可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学生私下争论,我要求他们仔细阅读课文后再回答。几分钟后,安静的教室活跃起来了,我抓住“契机”,让学生来“抢”知识。生:不能删掉“一个”,它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师:我认为不是,它只不过表明苹果的数量,标题中有与没有一个样。(我“坚持错误”) 生:这个词强调了苹果之少,我觉得还是不该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