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化的异质性与汉学的全球化——德国汉学源流与未来全球化的中国研究
引用本文:施寒微.文化的异质性与汉学的全球化——德国汉学源流与未来全球化的中国研究[J].中外文化交流,2014(3):93-94.
作者姓名:施寒微
摘    要: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汉学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中西方文化的异质性,使得双方的文化在交流中屡有碰撞、误解与冲突。对此,德国汉学家施寒微从西方学者的角度,针对国外汉学家“研究中无法完全消除偏见和抑制某些特殊目的”,提出以详细分析异同的方法分析中国,在充分理解不同价值体系后进行比较研究。中国国学专家刘东则从中国学者的角度,“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欣然接受汉学作品的颠覆性并时刻警惕这种异质性。新加坡学者黄靖从第三方的立场,批判西方学者以西方价值理念和政治偏见看待中国导致的不理解,同时提出汉学需要现代化的启蒙运动。无论创新研究方法,还是兼收并蓄的思路,抑或汉学的自我革新,对于中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均具有借鉴的意义。

关 键 词:中西方文化  德国汉学  中国研究  异质性  全球化  源流  西方学者  政治偏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