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慎独精神仍需提倡——浅谈『慎独』在青少年道德形成中的作用
引用本文:潘华.慎独精神仍需提倡——浅谈『慎独』在青少年道德形成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05(1):60-62.
作者姓名:潘华
摘    要:“慎独”是儒家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它是孔门后学在“自省”和“克己”的基础上,为使人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界而提出的。这一提法最早见于《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通俗地讲,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没有别人看见的场合也严格要求自己,警惕内心深处尚处于萌芽状态、尚未引起旁人注意的错误意识、不正当的私欲或不正常的情绪,并自觉地用社会道德规范加以约束,使之回到正常状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可见,这种方式是一种比“克己”的自觉性要求更高的道德修养方式。也许…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