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由“愚公形象”引发的思考
引用本文:赵春玲.由“愚公形象”引发的思考[J].甘肃教育,2003(Z2).
作者姓名:赵春玲
作者单位:榆中县清水驿小学 甘肃榆中
摘    要:前不久,听了初一的一节语文课,课的重点是分析愚公的形象。在老师的诱导下,多数同学很快概括出:愚公是一位敢于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英雄,而其中一位同学则说:“愚公真愚,自不量力。”授课老师愕然,接着便摇头不已,否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听到此处,我想:这位同学的回答也并非无道理,他突破了“思维定势”的限制,换了角度去思考问题,别具新意,应该表扬。再说,现在素质教育不正提倡创新思维吗?老师为何要全盘否定呢?究其原因,老师的回答很“实际”,“考试卷上的愚公形象只能是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英雄”,否则一分不给。由此我想,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之中,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素质教育才能焕发出生命力和创造力。素质教育讲了多少年,但目前中小学教学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旧的观念根深蒂固,许多教育者喊着素质教育的新口号,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子。学校教学的改革工作有名无实。就如上老师做法而言,确实有情可原。因为考试时将愚公的形象答成“愚公真愚,自不量力”不但一分不给,连任课老师也变得毫无素质了。无奈之下,只能否定同学的别解。然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们是否想过: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观念斗争的结果,从应试...

关 键 词:愚公  引发  新观念  素质教育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