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态草牧业在我国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潜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技扶贫实践与模式探索
引用本文:高树琴,胡兆民,韩勇,刘智全,潘庆民,段瑞,钟瑾,景海春.生态草牧业在我国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潜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技扶贫实践与模式探索[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2):223-230.
作者姓名:高树琴  胡兆民  韩勇  刘智全  潘庆民  段瑞  钟瑾  景海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项目
摘    要:实施科技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我国草原牧区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硬骨头"。面向新时代居民食物消费的多元化和高品质需求,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生态草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也为我国广大草原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草原牧区通过生态草牧业产业扶贫,全国已有不少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扶贫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牵头,联合院内外多家单位在贵州省水城县开展"黑山羊草畜一体化"示范项目,并为云南省永善县肉牛养殖提供科技支撑,项目成果为草山草坡地区发展生态草牧业产业扶贫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我国面积广阔的草地资源不仅是广大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因此,发展生态草牧业,不仅是牧区实施产业扶贫的重要出路,也是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关 键 词:生态草牧业  科技扶贫  产业扶贫  北方草原  南方草山草坡
收稿时间:2019/1/29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院院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院院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