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巧的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社会价值
引用本文:陈观瑜,戴馏龄.不巧的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社会价值[J].小学教学参考,1999(4).
作者姓名:陈观瑜  戴馏龄
摘    要: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根本的特点就是通过文字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进步的文学作品总是体现着真善美,并且总是以真善美来教育人、影响人、鼓舞人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便是如此。此诗虽短,但却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名篇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流传了几百年,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十四行诗是产生于中世纪意法交界的普罗旺斯地区的民间诗体,其名源于普罗旺斯语sonet,英文为sonnet,音译为“商籁体”。文艺复兴后这一诗歌形式传人英国,出现了彼特拉克体和莎士比亚体两种变体,莎士比亚体采用了有别于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