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妥善应对现于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建议
引用本文:许明星,郑蕊,饶俪琳,匡仪,杨舒雯,丁阳,李江龙,李纾.妥善应对现于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3):273-282.
作者姓名:许明星  郑蕊  饶俪琳  匡仪  杨舒雯  丁阳  李江龙  李纾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福建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学院 福州 350118,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心理学系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心理学系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心理学系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心理学系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心理学系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心理学系 北京 100049
摘    要:"心理台风眼效应"描述了民众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非理性恐慌心理和行为,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纾及其团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发现并命名的现象。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调查身居5类疫情不同风险地区(极低风险地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对于武汉市疫情的安全担忧和风险知觉,又发现了"心理台风眼效应",即:国外受测者反而比国内受测者对武汉市疫情表现出更多的安全担忧或害怕;随着所处地区风险水平的升高(从极低风险地区到极高风险地区),民众对武汉市疫情的风险知觉反而降低。也就是说,在空间上越接近高风险地点的民众心理越平静,越远离高风险地点的民众反而更对高风险地点的风险感到恐慌。基于"心理台风眼效应"的研究发现,提出4条有针对性的防范建议。

关 键 词:新冠肺炎  心理台风眼效应  涟漪效应  安全担忧  风险知觉
修稿时间:2020/2/28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院院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院院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