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结构及其影响——以云南汉族和少数民族居民调查为例
引用本文:高文珺,赵志裕,杨宜音,冯江平.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结构及其影响——以云南汉族和少数民族居民调查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64-75.
作者姓名:高文珺  赵志裕  杨宜音  冯江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创新项目“我国社会心态状况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2M520526)
摘    要:本研究从多重社会认同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与群体间知觉的关系。对云南省昆明市和昭通市的643名汉族和364名少数民族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又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国家认同要显著强于民族认同,汉族的民族认同要明显低于少数民族。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两维结构得到证实,认同类型主要包括4种:整合型、民族型、国家型和弥散型,汉族调查对象主要表现为整合型和弥散型认同,少数民族表现出全部4种类型的认同模式。居住环境影响少数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所在社区汉族居民较多时,少数民族居民更多地表现出整合型和国家型的民族-国家认同。群际知觉因民族-国家认同类型不同而有差异,整合型认同调查对象的群际知觉最为积极,弥散型认同的调查对象群际知觉最为消极。调查结果有助于深入把握人们对民族身份和国家身份的管理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对群体关系的影响和意义,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以促进积极的群际知觉。

关 键 词:多重社会认同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群际知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