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雍和宫——民族文化的聚珍瑰宝
引用本文:杨显川.雍和宫——民族文化的聚珍瑰宝[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0(3).
作者姓名:杨显川
作者单位:蒙自师专中文系
摘    要:<正> 北京的雍和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是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的王府。雍正即位的第三年,作为行宫改名为雍和宫。乾隆九年,又改建为喇嘛庙。整个建筑布局自成体系,各具汉、满、蒙、藏民族建筑布局艺术的特色。雍和门的斗拱,是汉族建筑风格;法轮殿十字形建筑,殿顶立五座铺金宝塔,是蒙藏建筑形制;万福、永康,延绥三阁并列复道相通,又是辽金建筑遗风。为了体现民族团结,宫门匾额都用满文藏文并写。有名的四体碑《喇嘛记》是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写成,而且是乾隆七十八岁时的御笔。碑文对喇嘛二字的考释,是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资料,文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