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石门摩崖石刻文化价值再认识
引用本文:李锐.石门摩崖石刻文化价值再认识[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60-64.
作者姓名:李锐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中文系,陕西,汉中,723000
摘    要:石门摩崖石刻是指分布于陕西省汉中市古褒斜道上的人工隧道石门内外的、以汉魏刻石为主体的摩崖石刻。其中《鄐君开通褒钭道摩崖》、《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北魏《石门铭》在我国书法史上特别有名,被古今中外习练书法者奉为楷模。而南宋晏袤《部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释文》、晏袤《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和《山河堰落成记》则一向被忽视或者引起诸多争议。根本原因在于前者紧紧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并把对于时代精神的审美领悟融入了笔端,体现了当时趋优创新的文化选择,而后者则将书法艺术的“人欲”屈就于理学的“天理”。它启示我们艺术的成功必须在文化选择上趋优创新,并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汉水流域的文化艺术要想取得像石门摩崖石刻那样高超的艺术成就,艺术家和作家们就应该细细地揣摩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现象,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和历史发展的维度趋优创新。

关 键 词:石门  摩崖石刻  先进文化  趋优创新  汉水流域  艺术发展
文章编号:1007-0842(2002)04-0060-05
修稿时间:2002年1月8日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