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包法利夫人的生存“越境”与现代人的自我救赎
引用本文:胡云菁.包法利夫人的生存“越境”与现代人的自我救赎[J].文教资料,2012(10):15-17.
作者姓名:胡云菁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    要:《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典范之作,它体现了作者"客观无动于衷"的创作原则,被誉为"新的艺术法典"。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爱玛这样一个沉迷于浪漫主义的忧郁,以想象、激情来对抗日常生活中的平庸和空虚,最终成为一个肉体堕落而精神依然执著于生活幻梦的女性形象。对爱玛这一悲剧性的人物的评价历来莫衷一是。现代批评界有观点认为,爱玛就是一个十足的淫妇;但传统批评普遍认为,爱玛这一悲剧是社会悲剧。本文则倾向于她是个人的悲剧,应该从爱玛的生存"越境"来探讨现代社会中的个体自我救赎的问题。

关 键 词:小说《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生存“越境”  现代社会  个体  自我救赎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