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
引用本文: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
作者姓名:檀传宝  班建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00875
摘    要: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德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不同的话语体系对生活世界的指认是不一样的。现象学话语中的生活世界,更多的指向于一个先验的、理想化的乌托邦社会;而我们日常所指的生活世界,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客观的复杂社会。前者表明了回归的应然性,后者则反映了回归的实然性。德育在实然层面上的回归,有利于克服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弊端,增强德育的生活化。但应避免实然生活对理想社会的僭越,防止生活取代教育的危险的产生。而德育在应然层面上的回归,则反映了德育的超越性品质,目的是更好的建构生活。但应防止用理想取代现实,造成新的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教育形态。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实现实然与应然回归的辩证统一,既看到它们的区别,也要看到二者的联系。

关 键 词:德育  生活世界  实然  应然  工具性回归  归宿性回归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