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历史上“版图”一词源流考正
引用本文:吴哲,丁海斌.中国历史上“版图”一词源流考正[J].档案管理,2023(3):37-42+47.
作者姓名:吴哲  丁海斌
作者单位:1. 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摘    要:“版图”关涉国家政治,并与土地、赋税等制度紧密相关,是非常特殊与重要的文档名词。“版图”一词为《周礼》作者所创制,在《周礼》中即表现为两种涵义:阍寺名籍与府宅图、百姓户籍与地图。但是该词的使用,始于战国,历经秦火、新莽覆灭、玄学压制等一波三折,存在800年以上蛰伏期。到唐代以经取士后,方获得稳定发展。在两千余年演化过程中,其使用情况大体可分为创制与蛰伏期、接续期、增长期、延续期、高峰期五个阶段。宋代出现最重要、使用量最多之引申义“疆域”,此后“疆域”义渐压倒《周礼》原义,并延续至今。明清时期“版图”渐完成通俗化进程,现代仍然表现出旺盛生命力与发展趋势线。

关 键 词:版图  版图概念  名籍  户籍  疆域  历史渊源  演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