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课堂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限度--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
引用本文:徐樑,王园园.课堂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限度--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J].语文学习,2020(1):4-6.
作者姓名:徐樑  王园园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提倡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不同视角的文本解读拓宽了语文教师的视野,为语文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很多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教师根据自身经验随意化、主观化解读文本的倾向,给实际的语文教学带来更大的问题。问题是,在“课堂教学”这一特殊语境中的文本解读是否应该有其限度?如果有,这一限度到底在哪里?

关 键 词:语文教育教学  语文教学  文本解读  登建康赏心亭  解读文本  新课标  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