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美、日、韩承办奥运会引出的思考
引用本文:吕树庭.从美、日、韩承办奥运会引出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1996(1).
作者姓名:吕树庭
摘    要: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了第10届奥运会,抱恨而归。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决定申办2000年奥运会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通过对美、日、韩承办奥运会的历史问题回顾,引伸出几点值得思考的共性规律,从另一个侧面回答中国为什么要申办2000年奥运会。其共性规律是:(1)“三国”执著申办的目的早已超越了发展体育这一范畴,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目的,即国家振兴途中的一种政治需要。这种需要通过赛会的成功产生了内外两个方面的效益。对内,可以牵动经济发展,作为国家走向世界的历史契机;对外,可以全面展示自我形象,扩大政治影响,提高国际威望。(2)“三国”在申办之前,社会经济都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高速发展,代表整体经济实力的GNP和人均国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正处于步入世界先进国行列的历史阶段。(3)政治稳定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4)承办奥运会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有显在与潜在两种表现形式。承办奥运会的“硬件”设施及通过申办促使国家经济发展产生的一次飞跃,是显在效益;通过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所产生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益,是潜在效益。(5)在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是达到申办预期目的的关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