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以“平视”创作思维为根基建构复调世界——解读《罪与罚》的复调特征
引用本文:王怀平.以“平视”创作思维为根基建构复调世界——解读《罪与罚》的复调特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2-35.
作者姓名:王怀平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    要:“平视”创作思维是建构复调世界的关键,也是解读复调小说的钥匙。“对话”、“未完成性”等理论伴随着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产生而被研究者们所熟知,但是“对话”、“未完成性”只说明了复调小说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特色,而这些艺术特征何以成为可能,则要追溯到复调小说的创作思维。正是由于作者创作思维由“俯视”主人公转换为“平视”主人公,陀氏的小说创作才会突破传统的独白体小说,具有了诸多复调特征。本文试图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为例,从复调小说的艺术特征入手,阐明“平视”创作思维在复调小说创作中的意义。

关 键 词:平视  复调  对话  未完成性  声音
文章编号:1004-4310(2006)03-0032-04
收稿时间:12 19 2005 12:00AM
修稿时间:2005年12月19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