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学校道德教育的反思及走向
引用本文:刘志春.学校道德教育的反思及走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3):7-8.
作者姓名:刘志春
作者单位:210097,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摘    要:21世纪中国的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环境将更为复杂。在多元化社会中 ,与一元化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教育模式 ,可以说从根本上失去了它存在的条件。面对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绝对性走向相对性、由追求共性转向个性的共存、单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等特征的新型社会 ,学校道德教育可能怎样或应该是怎样 ,研究的角度和路径有很多 ,但从道德的生成论角度来讲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应该认真把握的。一、以人为本———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目中无人” ,把道德教育…

关 键 词:学校道德教育  学生主体  情感体验  榜样示范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