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数学理解三种方式及其课堂教学特征
引用本文:徐彦辉.数学理解三种方式及其课堂教学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2(1):59-61.
作者姓名:徐彦辉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摘    要:数学理解有三种方式,即记忆性理解、解释性理解和探究性理解。其中,记忆性理解的教学只要求学生记住事实材料,通过机械记忆、模仿与简单套用,反复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解释性理解的教学通过教师对原理、理论的系统讲解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但学生得到的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不是学生自己的领悟。探究性理解的教学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引起学生对重要问题产生困惑,通过对话和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和建构知识的意义。三种数学理解方式分别对应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心理观。课堂教学应综合运用三种理解方式,力求让学生达到探究性理解。

关 键 词:数学理解  记忆性理解  解释性理解  探究性理解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